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95件宋元时期吉州窑瓷器在深圳展出

2015-06-24来源于:深圳商报编辑:爱喝咖啡

“融会禅儒,法效百工——宋元时期吉州窑瓷器特展”正在深圳博物馆老馆展出,图为展出的吉安文物保管所藏元“丁未”(大德十一年)铭釉下褐花波涛纹罐。

“融会禅儒,法效百工——宋元时期吉州窑瓷器特展”正在深圳博物馆老馆展出,图为展出的吉安文物保管所藏元“丁未”(大德十一年)铭釉下褐花波涛纹罐。

95件组宋元时期吉州窑瓷器正在深博展出,图为两庆书屋藏元“至元己卯”(1279)铭釉下褐花波涛鸾蝶纹钵。

95件组宋元时期吉州窑瓷器正在深博展出,图为两庆书屋藏元“至元己卯(1279)铭釉下褐花波涛鸾蝶纹钵。

观叶楼藏吉州窑奔鹿纹茶盏残片。
观叶楼藏吉州窑奔鹿纹茶盏残片

深圳商报(微博)记者 王 宇/文 李振岐/图  

“融会禅儒,法效百工——宋元时期吉州窑瓷器特展”正在深圳博物馆老馆展出,此展览将持续至2012年1月3日,并且预计12月初在深博将召开“吉州窑瓷器国际研讨会”,目前展览已经吸引了深圳大批市民前往观看。眼下,展厅里凤纹梅瓶、漏花开光花卉纹盏、漏花折枝菊花纹枕等等,这些宋元时期吉州窑瓷器杰出代表,共95件组,其中的许多珍贵文物是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它们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家价值。近日,本报记者邀约著名收藏家、古陶瓷学者阎焰一道参观了展览,请他讲述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

一块标本5000元

阎焰说,“所展吉州窑陶瓷,来自全国十多家公私博物馆,其中以私家收藏为主,可以说国内存世的吉州窑精品有相当部分都在这里。这些藏家有业内名流,或古陶瓷宿儒,或周游天下的淘家,尽是吉州窑的痴迷者”,环顾展厅中琳琅满目的吉州窑精品,他说“能把几件存世的好东西集中在深圳也许容易;但要是把某个门类的古陶瓷精品,例如吉州窑,从各个藏家手里都集中在深圳,就实在太难了。但深圳文博学者凭着自己的诚信、学问、人脉而做到了,这就很让人折服,这件事本身就是精彩的收藏故事”。

在“双鹿盏”的橱窗前,所见黑色的底釉上正绘着两只奔鹿,器物下面的标签上标明藏主是观叶楼;很难得的是,这件器物旁边又有一件质地几乎一样的残器,上面也是双鹿,标签上标明的藏主仍是观叶楼,藏主好用功,居然能把完整器、残器都收集到了,看来是花费了心力。阎焰介绍说,“那还是五六年前,我陪着观叶楼主人去杭州看到这件残器标本,那里的一个藏家有这块东西,黑色的釉子上画双鹿,它出土与杭州南宋城墙遗址,釉水鲜亮,图案精致,要价很贵。观叶楼主人很喜欢,就讲上了价,因为与售者有多年的师友情谊,卖家到底让了价,最终以5000元成交。”从此观叶楼主人不但有完整器,也由残器的标本,二者可以相互佐证。

这个双鹿盏是用来饮茶的,双鹿画在茶盏上,在宋代有什么意味呢?阎焰说,从唐代以来,鹿就成为传统工艺品种的流行装饰纹样,吉州窑瓷器中也比较常见“瑞鹿衔花”装饰,鹿衔花装饰源于释迦牟尼应化故事,谓百鹿衔花供养,后以此引为吉祥瑞应之兆。又因“鹿”、“禄”谐音,鹿被中国古代社会视为“禄”的吉祥化身,并受到各阶层的尊崇。宋代有“双鹿,本官位之祥”的观念,这是吉州窑瓷器上双鹿纹流行的内在原因。

茶盏里的桑叶

记者注意到,茶盏黑色底釉之上,再绘一片树叶,这样的器物,在展厅里居然有8件之多,搜集这么多好东西在一处不容易。而盏中叶子的描绘,含“观一叶知秋”的寓意?

阎焰说,先说这样的器物,叫做桑叶盏,人们也习惯性地叫它“木叶盏”。为什么把碗里的叶子定为桑叶呢?因为首先叶子像桑叶,其次,为了证实他们是桑叶,宋代的工匠在描画叶子,有时就弄一个“参照系”出来——叶子旁边再画一只春蚕,例如日本某藏家有一件吉州窑宋代的桑叶盏,木叶旁可见一条栩栩如生的蚕。照此说来,这样的叶子是桑叶无疑。桑叶盏是个特殊的品种,碗里贴了一片桑叶,就带有禅意、禅运,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佛教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学者认为,理解为“一叶知秋”是牵强的,碗里画一片叶子更可能的是江南桑蚕也发达,蚕农对无尽的春蚕丝丝的追求和祈愿,木叶碗里不管是桑叶,还是春蚕,都反映当时士人对美好的精神追求。“天下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也就没有相同的两件木叶碗,这就带给我们十分美好的想象,去追思宋元时期文人士大夫关于禅宗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江西不仅是禅宗“一花五叶”生根建基之地,还是禅宗五宗七派共同的发源所在。禅宗文化已成为江西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因。宋代江西文学的空前繁荣,就与士大夫普遍流行禅悦之风密切相关。翻开宋代江西著名文学家的传记史料,他们与禅僧交往的事例举不胜举。不仅如此,禅宗的影响还渗透到了手工业领域,吉州窑茶具便是典型一列,其中木叶纹茶盏是最具禅宗意趣的代表性产品。

瓷器上的古人文字

南宋时期,金银器、漆器工艺的高度发达,以及龟筒、玳瑁等珍稀材料制作的奢侈工艺品在宫廷和上层社会的广为流行,直接刺激了吉州窑模仿这些珍贵材料质感和表面肌理工艺的发展。吉州窑善于借鉴织染工艺装饰,尤以独具特色的漏花工艺最为典型,如上海观叶楼藏漏花团凤纹梅瓶、漏花开光花卉纹盏以及广东省博物馆漏花折枝菊花纹枕都是比较珍贵的品种。

宋版书是昂贵的,因为存世量少;宋人亲笔的书画难寻,因为时间和空间的之变异而导致灭失。但是,在宋代的瓷器上,因为陶火的烧造出的坚硬质地,今天依然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古人书画。元代去送不远,元人例如南京市博物馆所藏“花卉诗文束腰枕”是蒙元时期吉州窑难得一见的珍品,开光装饰荷莲、折枝梅等花卉纹,枕面行书北宋末大词人周邦彦《相思引》、《隔浦莲》词各一首,词曲典丽精雅,书法自然流畅。

在深博三楼展厅展柜里的标本,有一件是钵式碗的残器,这件残器奇特之处在于,上有铭文“吉州路总府刘仕达舍入皎敬堂永充供养至元己卯岁腊月谨题”;第二件是圆罐,铭文“□入敬神会永充供养”,由第一件推算,“□”应该是“舍”字。这两件东西很有意思,它们都出自元代,它们同现存于英国大卫德基金会天下无双的元青花龙纹瓶可以相互发明、佐证,大威德基金会的元青花龙纹瓶上有“至正”、“永充供养”的字样,证明吉州窑和元青花题款是一脉相承的,并有时代的呼应性,建议参观者留心,比照地看。标本有伤残,有纪年价值,是相互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