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古玉:不认识假货就不能认识真货(图)

2014-12-06来源于:深圳商报编辑:灵蓉

敖和藏玉方彝,材质为和田玉。
敖和藏玉方彝,材质为和田玉。

敖和收藏的玉狩猎者
敖和收藏的玉狩猎者

敖和在深圳古玩市场摸爬滚打了16年,他已经记不清自己第一次淘到的器物是什么。敖和真正感兴趣的古玩只有一样,那就是古玉。他并不认同深圳古玩城没有真货的说法,他告诉记者,不认识假货就不能认识真货。他是那里的常客,几乎每周都要去,他的近千件古玉藏品,半数以上都来自那里。

古玉玩的就是认知度

敖和说,玩古玉,玩的就是信息不对称和认知不相符。所谓古玉均为出土物,由于各地大量建筑挖掘,其源头并未断绝。但发现者及一手二手古玩商玉器知识有限,致使这些真正的出土古玉混杂在大量仿真玉器中,因此在古玩市场上淘到真正的古玉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玩玉需要综合多门科学,比如地矿学、雕刻工艺、造型、历史等等,敖和说,最主要的,是需要通过还原知道玉器本来的用途。从地质构造上说,玉器不分古今,其断代主要指工艺制作而言。所以说,现代仪器只能鉴定玉器的品质、等级,但无法鉴定其年代和真假。

那么如何判断玉器的真假呢?敖和说,其实对具备相应知识的人来说也很简单,从材质、器形、工艺、附着纹饰、沁色即次生变化等方面,基本上可以判断一件玉器的时代,也就可以断定其真假了。

敖和介绍,目前中国高仿、中仿古玉器很多,都是成规模的,但他说,不管怎样,仿的就是仿的,毕竟不是真的。

古代以和田玉为正宗

现在许多人的观念中,玉器就是摆件、挂件或饰品,就是用来观赏玩儿的玉石。敖和说,其实在古玉器长达8000年左右的历史中,80%以上时间其用途在通灵、通神、祭祀、彰显权力和聚集财富。春秋时齐国名相管仲是中国最早的经济学家,他曾谈到,齐国“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为下币”。

管子还以玉品比人品,称玉有九德,“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并称其有仁、义、智、勇、洁五德。

中国古代文化遗址中产玉的很多,但以和田玉质量最优。和田玉古称“昆山之玉”,指产于昆仑山北以和田为中心狭长地带的玉璞。它有7000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自殷商时代起被宫廷权贵视为宝物,秦代以后成为中国玉雕业主要质材。历朝历代王公贵族均以和田玉为尊、为正宗。

敖和说,中国玉器在其近8000年发展历程中,由简趋繁,范围由小到大,技艺由低到高,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红山时期的几件器物

敖和向记者展示一只水晶鸟,白色通透,造型简练,神态自然,他称这是红山文化时期的器物,取材于辽河流域的赤峰一带,很可能是当时氏族的图腾,从其造型可见一股傲气。古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攻此玉者为何石?我们已不可知。这件水晶鸟是几年前敖和从古玩城以80元购得的。

还有一件狩猎者雕塑,敖和说也是红山文化时期器物,绿色材质,造型逼真。狩猎者左手握棒,那是劳动工具,右手倒提着一只兔子,那是他的收获。这个狩猎者眉骨突出,腿短而粗壮,上肢宽阔,肌肉发达。敖和曾经请教过运动学专家,专家称这个狩猎者与现代人体型有很大差异,但他的身体各部位,骨骼和肌肉十分协调完美。

敖和还展示了一件勾形佩,又称玉珑,也是红山文化时期典型器物,他说是跟朋友置换来的。新石器时代,珑主要用作图腾崇拜,统治者和民间都认为珑能呼风唤雨。珑始见于红山文化,龙山、良渚文化等也有发现,珑形主要以C形为主,与现代龙形有较大差别。

良渚文化玉器就地取材

敖和又拿出三件器物,中间为圆筒状,外圈为正方或钝角四方形,材质深黄或浅黄。敖和介绍,这种器物叫琮,它的主要功能是礼地,也是财富与权力的象征,或作为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有关的器物。敖和说,这几件器物大概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材质源于今江苏溧阳的小梅山一带。

至于器物的颜色不同,是由于它们埋于地底的小环境所致,他指着其中一件的白色粉状表面层说,这就叫鸡骨白,是玉石沁化即几千年钙化所致。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玉琮形状繁多,一般为体形较瘦长、中间穿孔较细的柱形,或体形扁宽、中间穿孔较粗的镯形。有的横截面为弧边方形,有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敖和让记者注意玉琮上的纹饰,上有阴刻或浮雕的兽面纹,没有纹饰的地方便自然形成间隔凹槽,以突出兽面纹饰。

有些玉琮纹饰简略,有些则纹饰繁复,敖和说,简略者即后来饕餮的最初造型,繁复者细看可见一人骑在兽上,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据说骑上它就可以上天入地,那时人们最大的梦想就是驾驭这种神兽。

敖和又向记者展示了异型璧、玉方彝、玉豆、玉盉等物,他说,古代玉器各种各样,只要青铜器有的玉器都有。而这些器物都是他从古玩市场淘来的,价钱一般都不贵。敖和说,从宋代就有人开始仿造古玉器,但当时有人以和田玉仿红山、良渚等文化器物,他们不知道红山、良渚文化玉器都是本地材质,所以这种玉器必假无疑。

还有,他拿起那只表面有蚀孔的玉豆说,这种自然的侵蚀又叫土咬,它的孔表面小里面大,而人工做假称酸咬,它的孔表面大里面小。敖和说,沁化会造成玉器色泽的变化,也有人在沁化上做假,但真正的沁化也是做不了假的。

对古玉情有独钟

敖和的经历平淡中也有传奇,他是江西横峰人,从部队转业后曾在家乡一家国营企业工作。后来国企转制,他被市场经济的大潮裹挟到了深圳。1996年,他进入深圳市艺术拍卖行工作,那时他第一次接触到古玩特别是玉器,从此他的眼前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他说自己对古玉情有独钟,从此浸淫其中,十多年不改其志。

敖和在市艺术品拍卖行呆了一年多,此后他改行做营销,在很多家公司呆过,其中他印象最深的是在珠海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做营销总监。敖和说,没有做过快速消费品营销就不能算做营销,你想想,要让产品在一周甚至三天内从生产线送到消费者手中,而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批产品就变成废品。

这样做了一段时间敖和觉得压力太大,而且与他兴趣爱好相距太远。后来,他就在深圳南园路中港国际珠宝城开了一间店铺,开始做玉器生意。敖和说,玉器营销与快速消费品正好相反,它是慢节奏没有时间限制的。

敖和说,自己的这间店在经营上与其他玉器店并无区别,主要是靠经营翡翠营利维持,而他的兴趣主要还在更有文化含量的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