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朝代更迭中的中国瓷器兴衰

2015-06-25来源于:编辑:爱喝咖啡

1603年荷兰人在马六甲海峡截获了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载满了中国瓷器,故荷兰人把这些式样、花纹独特的瓷器称为克拉克瓷器。将这些瓷器放在阿姆斯特丹拍卖,一次竟获得三百万荷兰盾以上的利润。据国外有关档案统计,从万历三十二年到顺治十三年销往荷兰的中国瓷器达300万件。据有关历史学家粗略估计,1600年至1644年这一段时期,景德镇平均每年输往欧美等地的瓷器不下100万件。平均每只瓷器获取1两白银利润,此时中国每年可获取100万两白银的利润。

这是一只克拉克瓷盘,折沿造型和边饰花纹都具有异域风情,这是根据外商的要求定做的。中间主图是中国式的,一个官员在听一个小民细叙,小民手中拿着一只海船模型,背景是一条弯曲流动的大河,远处的太阳和山峰都清晰可见。这幅图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结合万历、崇祯以来陶瓷外销的状况,可以估计瓷画匠的用意是在向世人说明,陶瓷外销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官府应该支持陶瓷外销活动。清顺治十二年(1655)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实行禁海,其后不久开始景德镇瓷器重新出口。由于中国瓷器价廉物美,尽管出现了许多竞争者,在世界市场上景德镇瓷器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商品。西方国家一方面大量进口中国瓷器,一方面又宣传不要购买中国瓷器。当时英国有一首诗歌是这样说的:为什么把钱往海外抛掷,去讨好变化无常的商贾?再也不要到中国去买china,这里有的是英国瓷器。然而,商品价值规律是无情的,英国生产的瓷器在手工业阶段无论质量、数量还是价格都无法与景德镇瓷器竞争,英国消费者仍然愿意大量买进景德镇瓷器。

该盘高3.1厘米,口径21.1厘米,足径12厘米。这是一只清代康熙时期的外销盘,是在克拉克盘基础上改进的。其造型更加规范,壁薄底厚,无塌底现象。打磨更加精细,圈足呈滚圆泥鳅背状,瓷胎洁白,胎体适中。釉色青白,了无杂质。青花发色纯正,无铁锈斑。瓷画分两层绘制,盘边冰梅,采取浓笔单线勾画梅花。一个小民指着太阳对正要上朝的官员说,只要围绕着皇帝这个太阳转,就能够步步高升。所以,民间把这种盘称为指日高升盘。与上面提到的克拉克盘相比较,原来的河流变成了康熙时期标志性的三角护栏,原来手中的海船模型变成了手指太阳。这一变化,说明清朝官府把民间海外贸易的憧憬打碎了。当一个朝代达到鼎盛时期,陶瓷业将为国家创造巨额财富,甚至能作为龙头行业,带动方方面面的行业上一个新的台阶;当一个朝廷处于衰落时期,有了海外市场,能够解决一部分人的吃饭生存问题,还能够为统治阶级提供苛刻的高额税收。遗憾的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而是让机遇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