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同治粉彩水浒人物瓶

2015-01-19来源于:辽宁日报编辑:岚枫


瓶全景之一
该瓶形体巨大,通高81.8厘米,口径26厘米,腹径37.2厘米,底径24厘米。瓶体厚重,颈部有接痕,胎质不够紧致。瓶子颈、身通体式布置场景,并由建筑的墙体和附近的松石将场景分隔成两大部分。肩部各挂有“剿灭奸党”和“替天行道”两面旗子。其中一场景在肩处由房檐自然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部绘公孙胜等六人,下部绘忠义堂场景,宋江高坐主桌之上,其下左右各列两队水浒人物。另一部分自瓶颈及下部瓶身通绘众多水浒人物,手持兵器作练兵状。瓶身共绘108人,每人腰部位置留白注姓名。

瓶全景之二
这种以水浒为题材,满绘水浒人物和其起义口号的瓷器,在清早中期因《水浒》属禁书的缘故在瓷器上很少见到。即使到同治年间,《水浒》仍属禁书行列,如同治七年,丁日昌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根据皇帝授意查禁淫词小说,并颁布通敕令:“淫词小说,向干例禁;乃近来书贾射利,往往镂板流传,扬波扇焰。
《水浒》、《西厢》等书,几于家置一编,人怀一箧。原其著造之始,大率少年浮薄,以绮腻为风流;乡曲武豪,借放纵为仁侠。而愚名鲜识,遂以犯上作乱之事,视为寻常……禁毁,流毒伊于胡底。”
同治年间社会动荡,各种动乱不断,例如从咸丰年间延续到同治朝的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鹤山动乱,同治朝发生的甘肃回乱等,都使政府对这类宣扬作乱起义的题材持鲜明禁止态度。因此这件大瓶,在题材的选用上就有一定的突破性,它反映了国家对制瓷业控制力的下降。同治十三年江西巡抚李坤在奏折中说:“咸丰时官窑厂被毁,同治时因兵燹,从前各匠类皆流之,现在工匠具后学新手,选作法度诸多失质……”。
景德镇御窑厂的烧瓷质量尚且不能保障,更难以顾及对各地瓷窑题材的监管,这种以往禁忌的题材才能出现在瓷画上。